新闻中心

日期:2014-10-13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497

  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情况来看,相对而言,效果最好的是城市公交,最不理想的是私人电动汽车,为什么会这样,原因不难解释。城市公交属于一家公司,运行于市区,路线较为固定,在政府的扶持下,只要布局几个充换电站,就能迅速形成规模。最成功的示范案例是上海世博会,有超过1000辆各类电动汽车投入运行,其中500辆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动汽车承担了园区内公交零排放的任务,载客总人数超过了1.2亿人次,园区内4.6兆瓦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为电动汽车的运行提供了将近50%的电力。但私人面对电动汽车,情况就变得复杂了。人们一定会考虑电池的价格、寿命、续航里程,以及充换电的便利性和费用。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十分优厚,但这解决的仅是购车成本问题,用车综合成本仍然无法解决。并且,补贴仅是推广初期的权宜之计,因为补贴的本质是用全民的纳税钱施惠于少数人,真正的普及还有赖于市场化运营。
      什么叫普及?普及不单纯是数字的大小,它更体现于选择的优先权,即人们在购车时,是优先考虑电动汽车,还是传统燃油汽车。如果电动汽车取得了优先权,那么普及就指日可待了。按照这个标准,新能源汽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。
      与城市公交相类似,环卫、邮政、风景点、机场等公共用车领域,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车型的个性化需求较低,电池标准容易统一,适合采用换电模式。最重要的特点是车辆集团化使用,用车成本无需计算到具体车辆,便于寻找出合理的经营模式。
      在未来巨大的利润面前,包括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以及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在内的央企纷纷高调宣布进军充换电领域。拥有电源和配电优势的电网企业和拥有网点优势的石化企业,已成为充换电站投资的两路大军和竞争对手。石化企业希望在加油站的基础上加建充换电站,但电网企业则认为另起炉灶更加符合全新的市场需求。这两大企业都在争分夺秒地制定对自身       江扬线缆认为,这两类企业各有所长,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合作,电网企业在充换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具有领先地位,且握有电源优越。但建设充换电站除了资金还需要土地,一个充换电站动辄占地数百平方米以上,在城市大量建设充换电站必然要遭遇用地困难,也明显不符合国家整体利益。而石化企业拥有遍布全国的分布相对合理的3万多个加油站,依托这些加油站进行改造,使之具备充换电功能,显然比新建要容易得多。并且,加油站和充换电站合而为一,可以同时满足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需要。尤其对高速公路而言,在服务区内展开合作,几乎是唯一的出路。当然,合作的模式是需要探索的。集约化使用土地,避免重复投资,实现多方共赢,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应该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。